OA
绿丞
绿丞
绿丞 科学家的合伙人
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十吨生产线试车成功,粉体石墨烯产品及应用进入单层时代!
发布时间:2019-06-06 浏览量:614

2019年6月6日,中国科技领域传出重大喜讯!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十吨生产线并试车成功,所产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产品——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获得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产品认证。


IGCC是国际独立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通过到生产线现场取样、第三方全面严格检测、现场质量管控审核等多道严谨流程,才能最终获得认证。后续还会随时进行现场抽检,确保高精品质始终如一。这是IGCC所颁发的全球首个单层氧化石墨烯产品认证证书及全球首个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认证证书,标志着粉体石墨烯产品及其应用进入单层时代,石墨烯产学研用全生态链迈入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石墨烯原创产业技术走向国际引领时代!


20220119_090055_005.jpg


石墨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前沿和新兴材料产业,一直以来,高品质单层石墨烯粉体类原料无法量产,使得石墨烯诸多优异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产业化之路困难重重。国内外对单层石墨烯原料能否量产也充满争议。


虽然迷雾重重,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带领团队孜孜以求,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持续突破全单层反应、高效分离提纯、粉末再溶解、安全环保、自动控制、放大效应等十多项科学技术工程难题,掌握了国际原创的全套量产技术,建成年产十吨生产线并试车成功。这是全球首条通过IGCC认证的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产品达到纺丝精度级,单层率大于99%,质量及单层率为全球最高级别。已有全球客户百余家,满意度达100%。


至此,粉体石墨烯产品进入标杆性的单层时代。有了高品质石墨烯原料的稳定供应,石墨烯科学研究及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可以得到保障,石墨烯产业将由炒作质疑、假冒伪劣转入健康有序、高质高速的发展轨道。




高烯研发团队基于高品质单层氧化石墨烯,还开发出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石墨烯/PET原位复合纤维、石墨烯/尼龙6原位复合纤维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并通过欧盟纺织品信心100(OEKO-TEX 100)检测,认证结果为适用于婴儿纺织品的健康纱线。石墨烯复合纤维具有五大核心功能:抗紫外线、远红外内暖养生、抗菌抑菌、抑螨以及负离子发射,是一种颠覆性的高端健康纤维新品类,军民两用价值巨大。


20220119_090055_006.jpg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先生莅临发布会现场,对高烯科技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郑重宣读《“国际石墨烯日”倡议书》。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石墨烯产业发展创新联盟、绿丞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浙江大学纳米高分子课题组、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新生态发展联盟、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杭州华纳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石墨烯领域产学研单位,联合倡议将6月6日设立为“国际石墨烯日(International Graphene Day)”。


在“国际石墨烯日”首发之时,为推进石墨烯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大家联合发出“杭州宣言”:崇尚科学、传播知识、杜绝虚假伪劣之风,做石墨烯科技的倡导者;以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做石墨烯标准的践行者;把握发展机遇,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做石墨烯产业的融合者;深耕石墨烯技术及应用领域,助力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石墨烯伟业的奋斗者。


20220119_090055_007.jpg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新生态发展联盟理事长、绿丞实业创始人赵斌元博士也到场表示祝贺。他认为高烯科技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成果,向社会传达了三种价值:一个优秀科学家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实战案例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背后的价值;一种忘我地为文明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的价值,并表态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服务好高烯科技石墨烯事业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石墨烯是推进百业发展的新材料之王,其产业化必定长路漫漫,挑战不断。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超表示,愿与石墨烯同仁一道,践行杭州宣言,齐心协力推进行业进步。披荆斩棘迎难上,乘风破浪共发展!



高烯创始人简介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jpg


高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00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上海交大任教,2002年被评为副教授,2003年至2006年先后在英国Sussex大学和德国Bayreuth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2008年加入浙江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石墨烯化学与组装等方面的研究。在Sci. Adv.,Nat. Commun.,Adv. Mater.,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文章190余篇,他引13000余次,H因子61。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3项、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1项,担任Nano-Micro Lett.、《中国科学:化学》、《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编委,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Academician of Asia-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APAM)”,获得首届“钱宝钧纤维奖——青年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Gold Kangaroo World Innovation Award”、“第十二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大学十大学术进展”。研究成果石墨烯纤维入选Nature 2011年度图片,被Nature News、Scientific American等亮点评论,认为“实现了石墨烯在现实器件应用的关键一步”、“为碳纤维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被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多个课题组跟进研究。超轻气凝胶被Nature两次高度评论,获得“最轻固态材料”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